孟子
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
孟子 · 第四卷 · 公孙丑下 · 第一节
孟子曰: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三里之城,七里之郭,环而攻之而不胜;夫环而...
孟子·第十二卷·告子下·第十五节
孟子曰:“舜发于畎亩之中,傅说举于版筑之间,胶鬲举于鱼盐之中,管夷吾举于士,孙叔...
孟子 · 第十一卷 · 告子上 · 第十节
孟子曰:“鱼,我所欲也;熊掌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,亦...
孟子 · 第一卷 · 梁惠王上 · 第一节
孟子见梁惠王。王曰:“叟不远千里而来,亦将有以利吾国乎?”孟子对曰:“王何必曰利...
孟子 · 第一卷 · 梁惠王上 · 第二节
孟子见梁惠王,王立于沼上,顾鸿雁麋鹿,曰:「贤者亦乐此乎?」孟子对曰:「贤者而后...
孟子 · 第一卷 · 梁惠王上 · 第四节
梁惠王曰:“寡人愿安承教。”孟子对曰:“杀人以梃与刃,有以异乎?”曰:“无以异也...
孟子 · 第一卷 · 梁惠王上 · 第五节
梁惠王曰:“晋国,天下莫强焉,叟之所知也。及寡人之身,东败于齐,长子死焉;西丧地...
孟子 · 第一卷 · 梁惠王上 · 第六节
孟子见梁襄王。出,语人曰:“望之不似人君,就之而不见所畏焉。卒然问曰:‘天下恶乎...
孟子 · 第一卷 · 梁惠王上 · 第七节 · 二
王说曰:“《诗》云:‘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’夫子之谓也。夫我乃行之,反而求之,不...
孟子 · 第一卷 · 梁惠王上 · 第七节 · 四
王曰:“吾惛,不能进于是矣。愿夫子辅吾志,明以教我。我虽不敏,请尝试之。”曰:“...
孟子 · 第二卷 · 梁惠王下 · 第一节
庄暴见孟子,曰:“暴见于王,王语暴以好乐,暴未有以对也。”曰:“好乐何如?”孟子...
孟子 · 第二卷 · 梁惠王下 · 第二节
齐宣王问曰:“文王之囿方七十里,有诸?”孟子对曰:“于传有之。”曰:“若是其大乎...
孟子 · 第二卷 · 梁惠王下 · 第三节
齐宣王问曰:“交邻国有道乎?”孟子对曰:“有。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,是故汤事葛,文...
孟子 · 第二卷 · 梁惠王下 · 第四节
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。王曰:“贤者亦有此乐乎?”孟子对曰:“有。人不得,则非其上矣...
孟子 · 第二卷 · 梁惠王下 · 第五节
齐宣王问曰:“人皆谓我毁明堂,毁诸?已乎?”孟子对曰:“夫明堂者,王者之堂也。王...
孟子 · 第二卷 · 梁惠王下 · 第六节
孟子谓齐宣王曰:“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,比其反也,则冻馁其妻子,则如...
孟子 · 第二卷 · 梁惠王下 · 第七节
孟子谓齐宣王,曰:“所谓故国者,非谓有乔木之谓也,有世臣之谓也。王无亲臣矣,昔者...
孟子 · 第二卷 · 梁惠王下 · 第八节
齐宣王问曰:“汤放桀,武王伐纣,有诸?”孟子对曰:“于传有之。”曰:“臣弑其君,...
孟子 · 第二卷 · 梁惠王下 · 第九节
孟子见齐宣王,曰:“为巨室,则必使工师求大木。工师得大木,则王喜,以为能胜其任也...
孟子 · 第二卷 · 梁惠王下 · 第十节
齐人伐燕,胜之。宣王问曰:“或谓寡人勿取,或谓寡人取之。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,五...
孟子 · 第二卷 · 梁惠王下 · 第十一节
齐人伐燕,取之。诸侯将谋救燕。宣王曰:“诸侯多谋伐寡人者,何以待之?”孟子对曰:...
孟子 · 第二卷 · 梁惠王下 · 第十二节
邹与鲁哄。穆公问曰:“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,而民莫之死也。诛之,则不可胜诛;不诛,...
孟子 · 第二卷 · 梁惠王下 · 第十三节
滕文公问曰:“滕,小国也,间于齐、楚。事齐乎?事楚乎?”孟子对曰:“是谋非吾所能...
孟子 · 第二卷 · 梁惠王下 · 第十四节
滕文公问曰:“齐人将筑薛,吾甚恐。如之何则可?”孟子对曰:“昔者大王居邠,狄人侵...
不限
选集
- 唐诗三百首
- 宋词三百首
- 给孩子的诗
- 诗经全集
- 古诗十九首
- 乐府诗集
- 楚辞全集
- 金刚经
- 道德经
- 周易
- 古文观止
- 千家诗
- 白香词谱
- 元曲三百首
- 三十六计
- 四十二章经
- 声律启蒙
- 人间词话
- 圆觉经
- 山海经
- 鬼谷子
- 孙子兵法
- 茶经
- 六祖坛经
- 地藏经
- 笠翁对韵
- 庄子
- 史记
- 四时幽赏录
- 妙法莲华经
- 维摩诘经
- 红楼梦
- 世说新语
- 西游记
- 三国演义
- 水浒传
- 论语
- 随园食单
- 中庸
- 晏子春秋
- 幽梦影
- 孟子
- 左传
-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
- 西厢记
- 菜根谭
主题
- 爱
- 悼亡
- 禅
- 思乡
- 战争
- 怀古
- 离别
- 孤独
- 壮志
- 田园
- 边塞
- 茶
- 友情
- 羁旅
- 哲理
- 酒
- 母亲
- 爱国
写景
- 春
- 夏
- 秋
- 冬
- 雨
- 梅
- 月
- 山
- 水
- 荷
- 菊
- 雪
- 雲
- 风
- 桃
- 日
- 竹
- 兰
- 松
- 柳
- 桂
- 草
- 苔
- 梨
节日
- 春节
- 元宵
- 寒食
- 清明
- 七夕
- 中秋
- 重阳
- 端午
节气
- 立春
- 雨水
- 惊蛰
- 春分
- 清明
- 谷雨
- 立夏
- 小满
- 芒种
- 夏至
- 小暑
- 大暑
- 立秋
- 处暑
- 白露
- 秋分
- 寒露
- 霜降
- 立冬
- 小雪
- 大雪
- 冬至
- 小寒
- 大寒
课本
- 小学古诗词
- 小学文言文
- 初中古诗词
- 初中文言文
- 高中古诗词
- 高中文言文
- 小学一册
- 小学二册
- 小学三册
- 小学四册
- 小学五册
- 小学六册
- 小学七册
- 小学八册
- 小学九册
- 小学十册
- 小学十一册
- 小学十二册
- 初一上册
- 初一下册
- 初二上册
- 初二下册
- 初三上册
- 初三下册
- 高一上册
- 高一下册
- 高二上册
- 高二下册
- 高三上册
- 高三下册
- 小学人教版
- 小学苏教版
- 小学北师版
- 小学沪教版
- 小学语文版
- 小学语文版
- 初中人教新版
- 初中苏教版
- 初中北师版
- 初中人教版
- 初中沪教版
- 初中长春版
- 初中鄂教版
- 初中鲁教版
- 初中语文版
- 初中河大版
- 初中五四版
- 初中北京版
- 高中人教版
- 高中北师版
- 高中苏教版
- 高中粤教版
- 高中语文版
- 高中鲁人版
- 高中北京版
- 高中华师版
词牌
- 定风波
- 洞仙歌
- 如梦令
- 醉花阴
- 虞美人
- 雨霖铃
- 六州歌头
- 长相思
- 念奴娇
- 忆江南
- 鹤冲天
- 临江仙
- 浣溪沙
- 水调歌头
- 菩萨蛮
- 鹧鸪天
- 满江红
- 蝶恋花
- 西江月
- 减字木兰花
- 沁园春
- 点绛唇
- 贺新郎
- 清平乐
- 满庭芳
- 水龙吟
- 好事近
- 渔家傲
- 朝中措
- 卜算子
- 谒金门
- 南乡子
- 玉楼春
- 浪淘沙令
- 踏莎行
- 南歌子
- 生查子
- 柳梢青
- 苏幕遮
- 望江南
- 鹊桥仙
- 蓦山溪
- 诉衷情令
- 木兰花慢
- 阮郎归
- 江城子
- 青玉案
- 醉落魄
- 摸鱼儿
- 渔父
- 瑞鹤仙
- 小重山
- 八声甘州
- 喜迁莺
- 感皇恩
- 采桑子
- 醉蓬莱
- 忆秦娥
- 齐天乐
- 少年游
- 眼儿媚
- 霜天晓角
- 永遇乐
- 千秋岁
- 风入松
- 汉宫春
- 更漏子
- 乌夜啼
- 祝英台近
- 声声慢
- 行香子
- 雨中花慢
- 瑞鹧鸪
- 风流子
- 武陵春
- 烛影摇红
- 桃源忆故人
- 昭君怨
- 酒泉子
- 夜行船
- 杏花天
- 一落索
- 应天长
- 画堂春
- 最高楼
- 调笑令
- 杨柳枝
- 花心动
- 思佳客
- 天仙子
- 兰陵王
- 忆王孙
- 桂枝香
- 探春令
- 一剪梅
- 望海潮
- 高阳台
- 出塞
- 忆旧游
- 品令
- 相见欢
- 惜分飞
- 河传
- 玉蝴蝶
- 解连环
- 燕归梁
- 夜游宫
- 御街行
- 大酺
- 木兰花令
- 女冠子
- 壶中天
- 西河
- 疏影
- 玉漏迟
- 扫花游
- 宴清都
- 步蟾宫
- 唐多令
- 婆罗门令
- 一丛花
- 天香
- 秋霁
- 太常引
- 摊破浣溪沙
- 婆罗门引
- 人月圆
- 台城路
- 渔歌子
- 渡江雲
- 真珠帘
- 贺圣朝
- 秋蕊香
- 宝鼎现
- 春光好
- 破阵子
- 绛都春
- 哨遍
- 倾杯乐
- 二郎神
- 一萼红
- 南浦
- 多丽
- 六幺令
- 凤凰台上忆吹箫
- 满路花
- 雨中花令
- 开元乐
- 芳草
- 绮罗香
- 南楼令
- 忆仙姿
- 百字令
- 塞翁吟
- 玲珑四犯
- 减字浣溪沙
- 巫山一段云
- 潇湘神
- 庆清朝
- 归朝欢
- 竹枝
- 相思引
- 暗香
- 河满子
- 菊花新
- 琐窗寒
- 倦寻芳
时令
- 樱桃
- 荔枝
- 杨梅
- 梅子
- 茄子
- 杏
- 柿子
- 枇杷
- 葡萄
- 菱角
- 竹笋
- 红豆
- 西瓜
- 桃子
- 橙子
- 桂圆
用典
- 敬民篇
- 治理篇
- 修身篇
- 笃行篇
- 劝学篇
- 天下篇
- 廉政篇
- 法治篇
- 辩证篇
- 历史篇
- 文学篇
- 立德篇
- 任贤篇
- 信念篇
- 创新篇
- 为政篇
地理
- 黄鹤楼
- 西湖
- 洞庭湖
- 黄河
- 平山堂
- 长城
- 长江
- 寒山寺
- 鹳雀楼
- 赤壁
- 滕王阁
- 骊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