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能
名或作惠能。唐僧。岭南新州人,祖籍范阳,俗姓卢。与神秀同师禅宗五祖弘忍禅师。以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一偈得弘忍赞许,密传其衣钵,成禅宗第六祖。后居韶州曹溪山宝林寺,弘扬“见性成佛”之顿悟法门,与神秀在北方倡行之“渐悟”相对,分称南宗、北宗。卒,宪宗谥其为大鉴禅师。弟子辑其语录为《六祖坛经》。
作品(57)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一节 慧能
时,大师至宝林,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,请师出,于城中大梵寺讲堂,为众开缘说法。师...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二节 慧能
惠能严父,本贯范阳,左降流于岭南,作新州百姓。此身不幸,父又早亡,老母孤遗,移来...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三节 慧能
惠能安置母毕,即便辞违,不经三十余日,便至黄梅,礼拜五祖。祖问曰:"汝何方人?欲...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四节 慧能
祖一日忽见慧能,曰:“吾思汝之见可用,恐有恶人害汝,遂不与汝言,汝知之否?”慧能...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五节 慧能
众得处分,退而递相谓曰:“我等众人,不须澄心用意作偈,将呈和尚。有何所益?神秀上...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六节 慧能
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,不见自性。天明,祖唤卢供奉来,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,忽见其偈。...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七节 慧能
复两日,有一童子,于碓坊过,唱诵其偈,慧能一闻,便知此偈未见本性,虽未蒙教授,早...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八节 慧能
次日,祖潜至碓坊,见能腰石舂米,语曰:“求道之人,为法忘躯,当如是乎!”乃问曰:...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九节 慧能
慧能辞违祖已,发足南行,两月中间,至大庾岭,逐后数百人来,欲夺衣钵。一僧俗姓陈,...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十节 慧能
慧能后至曹溪,又被恶人寻逐,乃于四会,避难猎人队中,凡经一十五载,时与猎人随宜说...
六祖坛经 · 般若 · 第一节 慧能
次日,韦使君请益。师升座,告大众曰: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。复云:善知识,菩提...
六祖坛经 · 般若 · 第二节 慧能
善知识,迷人口念,当念之时,有妄有非。念念若行,是名真性。悟此法者,是般若法;修...
六祖坛经 · 般若 · 第三节 慧能
善知识,智慧观照,内外明彻,识自本心。若识本心,即本解脱,若得解脱,即是般若三昧...
六祖坛经 · 决疑 · 第一节 慧能
一日,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,斋讫,刺史请师升座,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,问曰:“弟子闻...
六祖坛经 · 决疑 · 第二节 慧能
师言:“大众,世人自色身是城,眼耳鼻舌是门,外有五门,内有意门。心是地,性是王,...
六祖坛经 · 定慧 · 第一节 慧能
师示众云:“善知识,我此法门,以定慧为本,大众勿迷,言定慧别。定慧一体,不是二。...
六祖坛经 · 坐禅 · 第一节 慧能
师示众云:“此门坐禅,元不看心,亦不看净,亦不是不动。若言看心,心原是妄,知心如...
六祖坛经 · 忏悔 · 第一节 慧能
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,于是升座告众曰:“来,诸善知识,此事须从自性...
六祖坛经 · 忏悔 · 第二节 慧能
“善知识,既忏悔已,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,各须用心正听: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,自心烦...
六祖坛经 · 忏悔 · 第三节 慧能
“何名圆满报身?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,一智能灭万年愚。莫思向前,已过不可得,常思于...
六祖坛经 · 机缘 · 第一节 慧能
师自黄梅得法,回至韶州曹侯村,人无知者。时有儒士刘志略,礼遇甚厚。志略有姑为尼,...